欧宝综合app/工程训练中心召开合署办公暨干部任职宣布大会

时间:2022-10-24作者:刘鸣文章来源:欧宝综合app浏览:451

20221024日上午,欧宝综合app/工程训练中心合署办公暨干部任职宣布大会在图书馆报告厅召开。校长姚郁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石梅出席会议宣布学校文件徐建安肖钢应丽霞做个人表态发言。党委书记吕春主持会议做单位表态发言。欧宝综合app工程训练中心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




张石梅宣布了工程训练中心与欧宝综合app合署办和工程训练中心与欧宝综合app领导班子调整的决定。徐建安任工程训练中心主任,肖钢任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应丽霞任工程训练中心副主任。

姚郁表示,工程训练中心是学校重要的实践教学基地,与欧宝综合app在人才培养上既互相支撑又各有侧重,学校党委决定将工程训练中心与欧宝综合app合署办学、对主要领导进行调整是根据工作需要和学校发展需要,通盘考虑,反复酝酿、慎重研究决定的,旨在进一步适应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需要,整合、优化学校教学资源,着力推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这两个关键环节深度融合,提升办学效益,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希望欧宝综合app、工程训练中心的领导班子和同志们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角度看问题,强化人才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牢大局意识,自觉加强和维护班子团结。进入新时代,面对艰巨的任务、超常的压力、追赶的目标,必须要团结一心、共同担当,对内讲团结,对外找机遇,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高质量发展和改革任务上来,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共同为学校发展作出新的贡献。相信欧宝综合app、工程训练中心在新班子的带领下,一定能够奋发有为,展示新形象,再创新业绩,不辜负学校党委的信任和重托。

徐建安表态,坚决服从学校党委的决定,同时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学校正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新工科建设如火如荼,要将工程训练中心的使命与学院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充分结合,开辟工程训练中心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传承“工匠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发办学潜能,深度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团结中心同志,开创工程训练中心发展新局面。要向工程训练中心全体教师学习,立足新岗位,将中心发展放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使命要求下,认真调研、思考、谋划中心新发展。团结中心全体教师不忘初心,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凝练激发学校办学潜能的新优势,汇聚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将工程训练中心打造成学校传承“工匠精神”践行“工创匠心”、致力实践育人的新高地。学校的正确领导历届工程训练中心领导班子奠定的工作基础通过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工程训练中心一定能够书写出新时代追赶超越的新篇章!

肖钢表态,坚决支持校党委关于工程训练中心与欧宝综合app合署办公的决定。将尽快融入新角色,努力工作、有所作为。欧宝综合app前身为机电工程系,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舰炮专业发展而来,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院是国内较早从事舰炮、水下装备研究的主要单位之一。在舰船武器、机械强度与设计、水下作业技术等领域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和显著成绩。作为新领导班子成员,要提进一步高政治站位,坚持班子团结,凝聚全体教职员工,以整体观、系统观促进融合,优势互补。尽全力协助主要领导建立渠道、理顺关系、提高效率。遵循从严治党、一岗双责的原则,克己奉公做好每一件工作。相信在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下,欧宝综合app工程训练中心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一定能取得更好成绩。

应丽霞表态,坚决服从学校党委安排,将尽快承担起这一新任务。工程训练中心以“新工科”理念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遵循,以智慧海洋未来技术学院领军人才培养、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改革为牵引,不断深化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率先构建并实施“工程认知-工程实践-工程创新”三段式教学体系,系列课程贯穿于本科教育全过程,并向研究生阶段延伸。欧宝综合app承担19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还承担全校每年3800多名本科生工程图学和机械设计基础两类大课。在人才培养工作方面,欧宝综合app工程训练中心将继续积极响应学校新工科建设要求,上下同心协力,不断探索,努力前行,推进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助力学校新工科建设工作再实现新突破!

吕春雷代表单位表态,学校决定欧宝综合app和工程训练中心合署办公,充分体现了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新单位的班子成员和全体师生,坚决拥护、完全支持学校党委决定,全院师生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的各项工作部署上来,全力支持徐建安同志、肖钢同志、应丽霞同志工作。作为党委书记,将始终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学校“办学重心下移,激发办学活力”重要决策部署,突出“一切为了学生成长”,强调“教授就是大学”,倡导“办学就是办环境”,加速推进机电、工训人员深度融合、业务深度融合、党建深度融合、文化深度融合,在思想认识上达成“一件事”的共识,在组织体系上形成“一伙人”的条件、运行机制上拧成“一股劲”的劲头,真正做到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扬长克短,切实提高机械学科的学术地位和行业地位,以及对学校“船海核”优势学科领域的推动力和支撑力,真正将学院打造成“船海特色的强基础、服务龙江的先行军”,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