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至21日,“杰瑞杯”第八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在哈工程举行。大赛吸引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170所高校提交的作品1261项,参与学生5339人,创高校数量和参赛人数新高。经过激烈角逐,共评出一等奖39项,二等奖81项,三等奖235项。在本届大赛中,哈工程共有57支队伍报名参赛,共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来自我院的《水下高压软体仿生手及精细液控系统》和《全电式水下生产系统闸阀执行器》获得一等奖,《深海水下长期视频监测系统》和《自重构大型油气储运装备焊接变位装置》获得二等奖。
本次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黑龙江省教育厅、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中国石油教育学会联合主办。大赛作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旨在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围绕能源装备的技术创新,打造研究生创新交流实践平台。参赛队伍围绕海洋能、油气资源、风能、太阳能等高效开发利用装备展开竞技,支撑“双碳”战略实施,服务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能源机构优化等未来重点领域发展。如今,大赛已成为广大研究生踊跃参与,研究生培养单位积极组织,装备行业广泛认可的国家级、高层次重要赛事。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校党委书记姚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本次创新设计大赛对于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国家能源装备业创新发展,满足国家装备制造业高层次人才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建设能源装备类研究生创新实践平台。希望同学们在竞技比拼、切磋交流的同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专业特长,创造更多高水平作品,争当能源装备行业的先行者、领头羊,为突破卡脖子技术贡献更大力量。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丁雪梅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为能源装备领域研究生的创新实现提供了一个活跃的平台。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愿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为抓手,共同推动助力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谢猛先生向晋级决赛的同学表示祝贺,“创新型人才”是决定企业甚至决定行业未来的决定性资源,希望通过“杰瑞杯”调动全国高校的科技创新潜能,为国家能源领域输送更多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
黑龙江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孙世钧在发言中表示,希望本次大赛的参赛成果能够持续发展,成为未来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希望参赛的同学们成长为未来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我院优秀作品展示
01:项目名称:全电式水下闸阀执行器
团队成员:南亦博、尹波、王洪海、焦凯、夏雨
指导教师:贾鹏、王立权
项目简介:全电式水下闸阀执行器是全电式水下生产系统的核心装备。本作品针对全电式水下生产系统闸阀的功能需求,突破了执行器冗余驱动、失效关断和低功耗保持等核心技术,发明了一种全电式水下闸阀执行器,并研制国内首台全电式水下闸阀执行器工程试验样机;并开展了全电式水下闸阀执行器机械系统、驱动系统和高压舱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各项功能和性能指标满足水下闸阀控制要求;通过与国外产品的性能指标对比,表明本作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02.作品名称:《水下高压软体仿生手及精细液控系统》
作者:王海行、陈思青、韦乾雕、游超超、回大全
指导教师:徐贺
作品简介:本参赛课题为运用仿生学的思想,面向柔性抓取,设计并制作一个新型的流体驱动的软体机器人手,其具有拟人形态,具有一种新型的多自由度的软体手指,配合软体手掌,实现正反手特色抓取功能。配合精细液控系统,实现其在高压下的柔性抓取,以实现在水下环境中,对不同类型的目标物体的灵活抓取操作。